干筝怎么炖好吃?
这个字应该写做“樯”吧…… =_= 这个字读作[qiáng]时,是挂帆的海船上的桅杆之意;而读作[zhāng]时,是指用竹木等制成的遮挡风的屏风。 我们这里说的是作为船舶航行的工具的“樯”(qiáng),而不是家居用品的“障”(zhāng)。虽然它们长得特别像。
言归正传,关于“樯”的吃法嘛……据我所知,似乎没有专门做的菜式——这玩意儿太普通了。 我查了一下,有关“樯”最有名的一篇吃文,是徐珂在《清稗类钞》里记载的一则故事: 清人于敏中权倾朝野之时,其府前有一卖菜的寡妇,因丈夫死得早,遗下一子。于府的管家看寡妇可怜,经常买她的菜。有一天,管家对她说,我大人想尝尝您家的菜,有什么拿手好菜都拿出来好了。寡妇听了这话,喜出望外,赶紧回家,做了很多好菜,送到于家。
于大人吃过了觉得十分可口,便问管家,这些菜是怎么做的?管家把做法记下,让手下人照着去做,以后每天送一些到于大人府上。这些菜中就有“豆腐羹”“炒肉”和“炖鱼”。 后来于大人被嘉庆皇帝赐自尽后,他的管家被发配新疆给皇族放马。此人善于烹调,在边塞之地,常常自己掏钱买菜,自己做菜吃。他常对朋友说,我若有钱,可开一个“膳房东菜馆”! 这个故事里的“炖鱼”想必就是“干筝”了。根据《清稗类钞》中的描述,应该不是现在所传的“酱汤干筝”或是“火锅干筝”。不过,这种“炖鱼”之法倒是很适合在家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