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有哪些?

王娅琳王娅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下,由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电等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性强、社会效益显著但直接经济效益不高和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政府往往投入大量资金却得不到及时的补偿和回报,从而使得后续资金的来源变得紧张,严重制约着这些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和更新改造。近几年中国铁路和水利等方面事故的屡屡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基础设施的养护投入不足有关,而这些又根源是投资能力不足所致。

随着近几年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和交通等方面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和更新改造越来越迫切,但单纯依靠政府的财力来筹集巨额的建设资金越来越困难,因此以市场化方式来解决交通、能源、供水等市政公用设施的筹资问题迫在眉睫。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许多国家都开始将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向民营资本开放,通过出让有关项目所有权或者经营权,从具有一定稳定性和预期收益来源的项目资产中获得巨额收入,并将所得资金投入到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具体操作形式一般是政府通过招标形式将相关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权、使用权等转移给中标厂商,中标方以这一基础设施的未来经营收入为抵押,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来筹集资金进行投资建设或收购有关城市公用基础设施,达到缓解政府投资财力不足问题的目的,同时对城市中的相关资源或公共设施的经营管理也起到了市场化推进作用。

1991年香港地铁公司从香港政府手中一次性以114.5亿港元的代价购得30年地铁经营特许权,并于1992年成功地在香港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于地铁项目建设和偿还该转让价款,开创了基础设施融资证券化的先河。

之后1994年英国政府成功拍卖了英国主要港口的特许经营权,1998年日本国铁实施民营化改革过程中,将其30个特许经营权成功证券化。1998年德国政府将100多家地方性电信企业的控股权打包组成公司化机构,并以该公司未来30年特许经营收入作为担保发行100亿马克的特许权债券,成功地将其出售给西班牙和美国的公司,并将得到的资金用于偿还政府债务。

在发达国家实施基础设施证券化的过程中,由于城市供水、电信、铁路、交通等项目是准公共产品,都具有规模大、投资回报期长但又具有一定稳定性和预期的收益来源的特点,因此这些项目成为实施证券化的首选。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对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通过特许经营权、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来发行证券获得投资资金,一方面能够缓解政府资金不足的困难,使政府资金得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政府投资能力、刺激经济发展和推动项目经营管理的市场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