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足球?
因为中国这个体制,一切以政治为中心,任何事情都要为政治服务。 发展足球,可以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稳定政权(看看中东那些战乱的国家就知道足球的作用了);还可以拉动内需,增加群众体育的参与度,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等等。
中国搞足球和巴西、西班牙这些踢球的民族可不一样。人家那可是发自真心的喜欢足球这款运动,是中国学习无法企及的。 中国是被迫发展足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每年都要参加世界杯亚洲区的预选赛,为了备战亚洲杯和大洋洲出线的名额,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来发展足球。但成绩一直不明显,多次与亚洲杯冠军擦肩而过,让人看了真是觉得着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足协的领导们终于醒悟了,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战术问题和队员能力问题,而是整个足球体系的问题,于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足球体制改革。 但这次改革没有改出竞技水平,却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假球黑哨、赌球烂赌、球员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让中国足球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污点。
因为,足球是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但大家习惯把它当作体育问题和文化问题,用体育办法和文化手段来解决,结果就解决不了。说到底,这是个经济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接近合理范围的上限了,必须开发新的渠道来解决这个矛盾。
其实不只中国,所有的国家都需要开展足球运动。
一个穷人,如果能在足球上得到精神满足,他就会放弃对物质的追求,这样就有了实现社会稳定的一个手段。所以,一个有远见的统治者,就应该发展足球。
英国是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运动的领袖国家,也是第一个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发达国家先后进入现代消费社会。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个基本矛盾是,一方面社会能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普通大众的购买力有限,无法消费掉这些物质。这个就叫生产的有效性和消费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呢?开发新的,更廉价的消费渠道。比如让普通民众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就是一个重要手段。
当年英国从社会福利入手,在本土大力发展足球,给孩子们免费提供条件参加足球运动,既解决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也解决了个人和国家的矛盾。一方面通过福利让公民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这个福利是用体育形式表现的,体育的规律是顺从对手和尊重对手,从体育中出来的民众是顺从和富有正义感的,这就解决了个人与国家的矛盾。
美国在五十年代进入消费社会后,他们搞了一种更廉价的普及体育-棒球运动。现在中国也进入消费社会了,我们也有必要发展一种能解决社会问题的体育运动,我们选择了什么?选择了和发达国家一样的运动-足球。因为棒球不是世界主流运动形式,而足球是世界主流运动形式,它有世界性的市场。
说到底,我们搞足球,和我们造汽车是根本上一回事。虽然我们不能搞F1赛车,但是我们能搞世界通用的高尔夫球场。能搞F1赛车的国家不多,但是能搞高尔夫球场的国家则有几百个,而且高尔夫球场更有普及价值。中国的足球问题,就是造一个高尔夫球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