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校精神文化?
我们常讲“校园文化”,其实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三者紧密相关,又有区别。 物质文化是最直观的,就是大家眼睛所见到的学校环境、文化设施等。比如图书馆、教学楼、运动场、花园等等;
制度文化是由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实施的,包括各级各类规章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工作程序。它是校园精神文化中具有强制性的那部分,因为制度是有强制力的;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由价值观、信念、校风、学风等构成,是对人的精神层面的要求。在三种校园文化形态中,它是最为抽象和最具潜在约束力的一种。 要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这种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但更依赖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尤其要有浓厚的的文化气息和精神风貌。学校要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建设校训牌、校史展室、校园网、报刊、讲座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科学的价值观,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第二,发挥榜样作用。 在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发挥榜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树立一批学习榜样,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让这种榜样作用产生感染力,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奋发上进。可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措施,以制度的形式保障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完善评价机制。 健全的科学评价体系对于良好校园文化形态的形成与巩固非常重要。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标准,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教师评价机制,促使教师自觉地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