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有什么作用?
鱼油,又叫海鱼油、深海鱼油,是从海洋鱼类动物中提炼出来的油脂。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鱼油有两种,一种是EPA(eicosapentaenoic acid,廿碳五烯酸)鱼油,另一种是DHA(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四碳六烯酸)鱼油。 EPA与 DHA都是ω-3脂肪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肝脏内可以转化成其它生理活性物质。其中EPA又称“血管清道夫”,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生理功效,能够预防动脉硬化,从而保护心血管健康;而DHA又称“脑黄金”,对大脑发育、记忆力和视力等有较好作用。 不过,由于人体自身无法合成这两种必需脂肪酸,因此需要从外界摄取。
现在市场上一般都有直接口服的鱼油胶囊或者海藻中提取的DHA藻油胶囊,建议选择后一种,因为藻类通过消化道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而鱼油则需要经肝脏代谢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另外,要注意的是,虽然吃鱼油对人体有益,但也不能一次性摄入过量。 因为体内若长时间大量存在过多鱼油,也会导致有害成分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毒性。对于正常人而言,每天摄入1克左右的鱼油是比较安全的量,而对于孕妇、乳母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则应慎重服用鱼油,或遵医嘱。
鱼体内含有不少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们日常食用的动、植物油脂相比,它具有独到之处。一是易被消化吸收。有实验证明,鱼油比其它油脂的消化率高达近50%.二是能降低血脂。现代医学证实鱼油中所含的很元酸,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它能使血清中的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等"死脂肪"快速向组织细胞转移,从而降低血中脂类的浓度。据调查,在经常吃鱼的日本沿海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极低,这一现象与经常食鱼有关。三是具有抗凝血作用。花生四稀酸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是血栓素的生成物质。血栓素促进血小板粘连和聚集而易于形成血栓。人们日常吃的动物脂肪中,其饱和脂肪酸能阻碍花生四稀酸进入血液,使血栓素增加,从而引起血栓形成。而鱼类所含的很元酸,能抑制血栓素的产生,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从鱼油中提出的主要成分二十二碳酸、二十五碳酸,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人体免疫力,所以可以利用鱼油治疗免疫缺陷综合症以及癌症。
在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日服用1克鱼油即可满足效果。如需治疗心肌梗塞或脑溢血后遗症、脉管炎、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湿疹和荨麻疹等时,每日需服用2-3克鱼油,分为3次饭后服用。一般用药1-3个月,症状即可见到明显改善。支气管炎、皮肤病治疗时间较短,而湿疹、癌症则需要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