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字五行是什么?
“贺”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如下: 「贺」,俗作「賀」,亦作「賀」或「賀」。《玉篇》下平聲。《集韻》胡麥切,音賀。《詩·大雅》:“無言不贊,無立不賀。”鄭玄箋曰:“賀者,喜見其面,相勞苦而語之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嘉禮親賓客,以賀禮慶賜賔。”注曰:“賀謂饗宴之礼。”《儀禮·聘禮》疏曰:“諸候覲天子,天子饗諸侯於太廟,復宴勞酒以爲歡,此賀禮之文也。”又《月令》:“孟冬祀天之大祠,乃命水工師,修門牆,繕雞矚,具祭掃。”鄭玄註曰:“時雨後始行賀禮。”是知賀者,禮文之一矣。 【說明】 “贺”的繁體字為“賀”,簡體字由“賀”演變而來。“賀”字上邊是一個“頁”,下面兩個“貝”,貝的古字形像海貝之形。有“頁”的字大多與頭面部有關,如“頂”“眉”“顏”“頓”“頷”等,“賀”的意思是拿貝幣向人祝福、道喜。
所以從字義上看,“賀”屬於會意字。 金文“賀”字作(參考圖1),字形和今字差不多,只是右邊的“貝”有一個短橫。小篆(參考圖2)將金文字形中上部加一短横,下部兩“貝”合為一“贝”。漢代字形(參考圖3)基本承襲了小篆字形,只有細微處不同;唐代字形(參考圖4)則將“頁”上面的筆划改動較多;至今字形基本沿用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