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扎什么意思?
这个“新扎”啊,是个旧词儿了。指的是刚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别以为新兵都生瓜瓤儿似的嫩呢!在古代可是要经历扎棍子的仪式的(所以这个词儿也叫作「扎棍」)。
先秦时候,贵族子弟到了20岁成年礼时,就要在脊背上扎一根粗木棍——这玩意是用来锻炼腰背力量的。秦一统天下之后建立了郡县制,地方上官吏也要通过考试选拔,而考试的内容之一就是身体力量与体能。当时考“射”、“御”(车马射击)和“步射”(步兵射击),其中“步射”又分“远射”和“驰射”,都是考射箭的功夫。但“箭”可不是拿个弓拽根弦就能搞定的事儿,那得会扎棍子才能拉得开弓。这打小练出来的基本功,是日后成为军官乃至武官的基础。
汉朝建立后继承秦制,但也逐渐简化了选拔程序。到汉文帝时期规定:“天子亲率六军之众,会盟匈奴,昭灵天地,威德罔不。其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年十八始隶五兵。”也就是说汉代的适龄青年,要在18岁时加入骑兵或步卒序列;到20岁时接受“束发”(把头发梳成辫子)礼,正式编入军队。这时候就要经过扎棍子的仪式,来检测体力与技能是否合格。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唐律疏议》中明确规定:“应受兵者……”指的就是20岁以下的适龄男性,要参加检选,如果通过了,才“授与兵书、甲仗,谓之‘受职’。”“其不应受兵者,不得擅离州县。”这里说了,20岁左右的小伙子们,没经选拨之前是不能私自离开本地的。这规矩直到晚清都没有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