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五行属于什么?
《黄帝内经》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于阴阳”的“法”是效法的意,即遵循、仿效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的意思。
在自然状态下,冬至一阳升起来,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夏至一阴下来,黑夜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加以运用,如中医针灸中的子午流注针法就与之密切相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规律性的变化,顺应这个规律,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位于中间,只有“上下逢源”,才能“不偏不倚”。这就是道家主张的“处万物之外,而不离万物之中”。
《庄子·天下》篇称,上古时有所谓“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实际上是说,上古之人懂得应时序而生活,犹如大树生根于大地,却又能向上拔高,汲取阳光雨露,从而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长寿不衰。 这实际上也是符合现代科学认识的。科学家们已经证实了地球的自转每天都在减慢一点,同时地球的公转也有偏移。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24小时)每年大约会慢几秒,公转一段路程(一年)约11.76万公里。从宇宙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一切其实都处于不断“加速”的状态中——包括人类的生命活动在内。
如果人们能够顺应这种“加速”的节奏,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切——特别是运动和休息的时间,那么对于健康来说,将会大有好处。 反之,如果人们长期违背这种规律,总是熬夜、久坐不动,或者过度劳累,就会像植物缺少光照一样,出现慢性衰退,甚至发病。 所以,学习《黄帝内经》,最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顺应自然的法则,才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