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在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家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这种观点最初源于《管子》一书,该书主张“阴阳”是两个基本的元素,并提出了 “相生相克”的理论。而“生”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是由于旧事物中所含有的元素而产生的;“克”则指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因此如果按这个理论推演下去的话,应该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间各元素是相生的关系,而最后两个元素则是相克的。
然而问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是不符合这个循环理论的。比如说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就有很多不是由单纯的五种元素中任何一种单独决定的。于是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这里的“一”“二”“三”并不是具体的一个数,而是表示多个元素组成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有无限多的可能性。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各种元素都以一定比例混合成一种均衡的状态,这种状态具有稳定性。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强调木火土金水呢?老子所说的“道”其实就包含了老庄所认为的世界本原的意思,它是天地万物的总称。而庄子也强调“天道”,也就是自然之道,认为这是最高等级的生存方式。所以,从道的层次上看,天地万物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但是人属于天地万物之中,但人和其他万物又有所不同。人在自然界中是能够思考和意识的动物,具有主观意识,能对自然和其他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正因为如此,人才有可能摆脱单纯依靠本能生存的低等状态,从而获得更高一级的生存发展能力。
人类的主观意识和思维能力是靠大脑来实现的。而脑又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参与人的一切思维活动和身体机能的调控。那么,作为生命活动重要部分的脑与人体的其它生理活动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在古代并没有系统的生理学知识,但他们早已观察到人的大脑这一重要器官与其他内脏有着密切的功能联系。如《黄帝内经》指出:“头脑为精气之所聚,不能长时间空虚。”(《灵枢·大惑论》)“脑为髓之海,其脉下行入脊,是为督脉。”(《灵枢·脉度》)
古人还发现大脑有主明的功能,即对全身各部位起着主导和调节作用。明代医家缪希雍曾说:“脑为元神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脑。”(《本草经疏》)清代朱芝园进一步阐述说:“肾寓命门,两肾并行,当中为一隔,名曰玄邸,其中有一气,名曰元气,乃先身之本。此元气之行,往来上下,周流六虚,一日一夜,常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凡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肌腠,无处不到,是故五脏之气,莫不有根。”“惟脑为元神之首,心为神明之腑,元神耳目聪明,神明心志安定,此精气之灌焉尔。”(《素问直解》)
基于这种认识,中医认为,如果脑受了外在的伤害或内伤了血气,引起功能失调,就会影响整个机体的精神、意识、知觉等活动。中医用治疗脑的方法来治疗其他疾病,即所谓“治病求本”。 那么,中医治脑又有哪些方法呢?
首先,是要消除导致脑功能障碍的外在病因。如外伤所致的要使伤口痊愈,控制感染;内伤所致的要调补气血,滋养精血。
其次,要刺激或培养脑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的配合,不仅用药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运用按摩、针灸、气功等方法,以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