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工作怎么写?
家园联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是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因素。加强家园联系,是形成幼儿教育合力,优化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幼儿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的保证;幼儿园要树立新的家园工作观念,形成正确的家园工作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策略,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幼儿园在开展家园联系工作中采取了如下途径和措施。
成立家长委员会,构建家园联系的桥梁。
幼儿园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家园合作的载体和平台,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使家长工作更趋于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组织家长参与园务管理,让家长代表参与各种决策活动、咨询活动和评议活动,幼儿园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不拘一格,除了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外,还经常与家长委员会成员个别沟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例如,为使幼儿园的伙食管理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园所成立了膳食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级部选出的家长委员会成员和班级家长代表组成。每个学 期,幼儿园会组织1—2次全园家长膳食委员会会议,每次会议的主持人由家长委员会成员担当,由幼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伙食管理的活动中来。家长膳食委员会成员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相关儿童营养学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来合理制定主、辅食、点心的品种花样及数量,参与幼儿园菜肴制作、烹调方式以及膳食管理的评议工作,通过膳食委员会的活动,真正使幼儿园的膳食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仅能体现幼儿园工作的透明度,而且能增进家园之间的亲切感,还能发挥不同家庭的文化优势,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因此,幼儿园经常组织家长观摩、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比如,新生入园仪式、亲子运动会、开放日等。在参与中,家长能更直观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如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要求家长在活动结束后能对教师的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意见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显示,85%以上的家长对开放日活动以及教师的活动安排表示非常满意,并对教师的某一方面做出鼓励、肯定。同时,我们也收到了很多中肯的家长建议和意见。从而帮助和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理解,对幼儿在园的表现有新的认识,而且对幼儿园各项工作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也乐于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如在“幼儿园亲子游戏坊”活动中,各班发动家长为幼儿自制废旧材料玩具,并组织家长、幼儿一起来布置活动室的主题墙饰。如中一班的“我是中国人”、中二班的“我是中国人”等。通过这一活动,加强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体验,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家长参与班级的活动
家长参与班级活动能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者”,家长可以参与班级的环境创设、课程的实施以及日常管理等。在课程的实施中,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请一些从事与内容相关职业的家长来园“助教”,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如中二班幼儿在预设了小书包的活动后,为了进一步扩展幼儿对各种书本的认识,该班邀请了幼儿家长“张阿姨”到班级参与“小书包大世界”的活动。在“我是中国人”中,幼儿在探索“中国之最”时,为了让幼儿在活动室中就能更直观、形象地了解港珠澳大桥,该班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前期资源调查了解到某幼儿的爸爸是该大桥中的一员桥梁工程师,于是,教师及时地邀请了该爸爸来园为幼儿讲述《我眼中的港珠澳大桥》,通过家长“助教”的参与,拉近了家长和幼儿的距离,在无形中增进了情感,提升了教师的保教水平。家长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来,幼儿园在开展亲子种植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扩大幼儿的种植场地,有效利用幼儿园的绿化带,教师向家长发出“种植一平方米”的倡议,中一班通过亲子调查表了解,发现班中有4个幼儿的爷爷奶奶在幼儿园内的“一平方米”内种植了各种花草、蔬菜,该班教师将此部分家长组织起来,成立“种植管理组”,鼓励家长发挥各自的管理特长,利用中午饭后的休息时间引导幼儿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