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上几年?
在以往的印象里大学生有“三不去”:不去食堂,不去图书馆,还有不去“体育课”。由于大学体育课一般不在大一开设,因此,很多大学生到了大二、大三由于担心体育课不及格或应付考试,并未在体育课上得到真正的锻炼,而更愿意选择上网、打球或者跟同宿舍的“铁哥们”一起去校外饭馆撮一顿。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水平高、思想水平觉悟高、生活舒适的群体,身体素质也应当更优秀。但实际上,大学生体质却在持续下降。大学生常见健康状况异常者中体重要求指标不达标率,大一新生竟达到了90%以上。很多同学都是超重、超胖,这与大学生日常运动严重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学生体质的下降,究其原因就是体育锻炼的缺乏。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质。
针对大学生体育课时间分布不当的情况,有专家建议,应从大一开始就开设体育课,使大学生在进校后就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生活饮食中时刻考虑营养均衡等健康要素,把体育锻炼当成大学期间不可或缺的学习和生活环节。除了大一上、大二下学期的体育必修课,在大二上、大三上、大四下学期均应开设体育选修课,而每学期的体育课时间应不少于18周,使大学生在大学4年中,能够保证3年以上参与体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