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生是什么生肖?
“蓄”有积蓄、积攒的意思,引申为暗中谋划、准备,这里指生肖牛。 虎年农历三月十五(公历4月13日)是惊蛰节气,此时,春雷始响,蛰居的昆虫苏醒、繁育。《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牛在十二地支中位属于丑,与寅相临。古代汉族人民根据物候现象判断时令变化,将冬至到立春的这三个月命名为“三候”,每候按照气候特征分别起名。
“惊蛰”即为第一个阶段的开始,从这一天到第二个阶段末日的“清明”,共三十天,这三十天就被称为“季春之月”(季春即暮春之意);每个阶段五日为一候,故曰“惊蛰至,春分为二九第七天。”“春分后,昼夜平分,燕子来,草木萌。”——《逸周书·周月》
古人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万物复苏的景象,这其中就包括牛角上新发的嫩芽——春芽。春季万物萌发,尤其是植物种类繁多,而牛角上的嫩芽,在古代诗人词典里也有记载——“新芽齐出斗春寒(唐·韩偓《闲游》)、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宋·曾巩《春晨》)” 牛的体型大且耕作能力强,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古人的文学作品之中,尤其在食俗方面,有着十分抢眼的表现。
唐代杜甫就有诗句“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燃。”——《小至》,腊酒就是用糯米制成的酒类。还有“烧瓶煎药火,煮菜摘香芹。”——《正月二十二日》 除了药物,还有很多食品中含有牛肉的成分。南宋吴自牧在其著述《梦梁录》中,就把牛肉放在“羹汤”类,说明当时已经可以做成汤喝。
元代伊世珍在《幽闲悦目》中也记载了“葱椒牛脯”的做法,到了元代,牛肉已经是可以入菜的食材了,而且做法相当繁杂。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和永乐年间,佛教和道教在民间得到发展和普及,人们普遍信奉这两教中的神祇,其中二郎神杨戬就受到民众的喜爱,他的祭日也就是农历的二月初八,这一日子也成为一个民间盛大的节日。在这两天,不但各地要设坛祭祀,帝王还要亲自到庙宇行礼。
明代末年,社会矛盾突出,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身怀绝技的人成为了百姓崇拜的对象,黄天酬就是其中一个被神化的人物。他本是一名卖油郎,却精通武艺,为人仗义。因为家境贫穷,无钱看病,在病重期间遇一异人传授武功,不久痊愈。后来以一人之力打败众多武林高手。在民众的不懈努力下,黄天酬最终得道成仙,与诸神一同受香火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