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涛”字的五行属性,在古时是由“五音十二律”来决定的,而不是由笔画数决定的。 什么是「五音」呢? 就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它们分别对应现在的「1、2、3、5、6」个音律。
「五音十二律」又是什么? “五音十二律”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一种名称。以管口长度确定音高,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个音节,每个音节均包含两个律管,故称“十管”或“十律”。其规律是:每两律之间相差半个音程,而每个律所包含的音都相同。 具体划分是这样的: 这样划分是因为,人们发现,无论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弦乐器(如古琴),只要把弦拉开半音,发出的声音是最和谐最漂亮的。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发现的“半音关系”。 所以后人根据这个原理制作乐器,调校音准。甚至今天计算机发声,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计算的——计算出两个半音,然后相加得出一个全音。 现代乐器的基频都是倍频的关系,所以,用计算机编程输出频率时,必须是整数的平方。 为什么要强调整数? 因为如果开方得出分数的话,那末频率就不是基频了;如果是不完整的正整数,那么频率不是倍频也不是基频。只有在开方后整除的结果才是频率应有的值。
回到「涛」字,它在古音中属于「下平声」,也就是现在「阳平」的部分。对应的「五音」属于「商音」,也即是「角部」,属于「宫、商、角、徵、旋」中的第三字。它的「五行」属性应该和「角」有关。
《集韵》中关于“涛”字的解释为:“涛,《说文》作淘。水涌流也。从水、陶声。” 由此可知,「涛」字的本义是指河流涨潮、水流汹涌的样子。这种景象自然与洪水有关。所以「涛」字的五行属性应该是水,而且是阳气旺盛的纯阳之水。与它相近的字有「浊」「滔」等,都是属水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