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息什么什么成语?
喜不自胜,拼音是xǐ bù zì shèng,意思是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非常高兴的样子。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客,有发其藏,饮此月余,主人思之。大喜,尽诏诸宾誉关,以鲁门悬肉比;”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群臣皆喜,喜不自胜。王僚母曰:“公子光必为逆,杀汝。”僚不听其言,明日设酒於王宫。后亦作“喜不能胜”。
示例:
1、明·冯梦龙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姓薛的那厮 ﹞喜不自胜,就与定下亲事。”
2、清·张岱《<林泉悬瀑图>记略》:“翁顾而乐之,因起屋,为林泉外史居。”又顾而乐之,翁大喜,谓余曰:‘吾二人当更画一图。’翁喜不自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