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地什么四字成语?
万地千疆
【出处】:《隋书·房陵王勇传》:“况乎~,兆庶繁殷,军旅之费,岂云恒数。”
地老天荒
【解释】:荒:尽。指经历的时间极其久远。也形容历时久远,世事沧桑变化极大。语本唐李贺《致酒行》:“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银浦流云学水声,玉桥横蚁巧如工。青露洗、秋珠入,白月当空冷侵骨。弦乌木,向后看、天又黑,玉蜍滴壶一声不敢语,恐恐夜漏呜咽催天明。天河落时,青凤飞去,人问却归,人间却睡。不知归路几千里,一夜风霜两鬓丝。少年心事,天长梦短,惟有北斗星知。”
【典故】:唐·元稹《代李寻简尚书》诗:“古今同此地,风俗竟谁传。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千重。”
地平天成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于时龙斗虎争,燕齐之士,张口而呼,不待诏诉,咸欲有所建,不念平天成,垂拱而治。”
地大物博
【解释】: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物质丰富。
【出自】: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中国幅员广阔,物产丰盈,地大物博,人力无穷,安见百十万军民不能合力抗战,驱逐倭寇哉!彼日本国土狭小,民困凋零,国力财源甚为窘乏,何能有此雄心异志,妄行挑衅!实以吾人不修内治,不谨边防,不固团勇,不练营伍,以致一遇敌而辄披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