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的如何作用?
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属药菊,其味苦甘、性凉。有清热解毒、明目疗肿、养肝、祛风、杀真菌之功效。主治疔疮、痈疽、红眼肿痛、风热感冒、头痛眩晕、风火牙痛、疮疡肿毒、蛇虫咬伤等症。近年来,药理实验还有降压作用。此外,民间尚用于乳蛾、乳痛、腮肿、胃炎、痢疾、痔疮及外科多种化脓性疾病。
内服:煎汤,9~30g;或捣汁、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汤洗。 采集:秋季花开时采收。 主产地:江西、江苏、湖北、河南。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和安徽省青阳药场药检室分别测定,菊花的抗菌谱较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及真菌等都有抑制作用,煮剂有效,煎剂无效。 其他药理作用有: (1)降压作用:野菊花煎剂给麻醉猫静脉注射有显着降低血压作用,其降压有效量为10-20mg/kg。用较大剂量时,血压可降至零而使实验动物死亡。其降压成分为黄酮类。 (2)其他:菊苣煎剂能兴奋离体、在体动物子宫,对大鼠离体子宫也有同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