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牌照有什么用?
1、做私募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需要取得私募基金的牌照,通过备案登记后可以合法发行基金产品; 2、对投资者的风险告知和备案报告需要用到;
3、对外沟通和运营都需要营业执照和公章。 至于牌照的作用就更重要了,因为作为从事非公开股权交易的平台,其本质就是中介,是撮合投资人与融资者交易的媒介。那么做为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必须持有相关的经营执照才可以正常经营,否则就属于非法从事金融业务,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而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经营范围里也需要明确注明“私募基金”字样或者经营范围含“私募资产管理、私募证券等金融服务”的内容(各地要求可能有所不同)。没有这个营业执照,就没办法开展业务。 同时,根据最新规定,所有新备案的产品都必须体现出资人性质为“私募投资基金”,并且进行披露及信息披露合规核查。所以,如果公司想要继续发新产品,就必须先改成这个样子才能继续操作。
目前来说,中国基金业协会对于基金管理这一块有严格的限制,只有在中基协备案,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也就是我们通俗叫做私募牌照)才能够发行合法基金,而作为资产管理方和投资方,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可以给客户传递信任感,树立良好形象,增加成功获取融资的概率。
对于私募机构,获得私募牌照之后,可以在中基协备案成立基金产品。基金有非常广泛的投资范围,可投资的有股票、债券、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等几乎所有公开市场交易的投资标的,甚至可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因此私募基金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各种投资操作。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2条,所称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包括契约型基金、承诺收益投资基金、公司型基金和合伙型基金。目前市面上的私募基金,最常见的就是契约型投资基金和合伙型投资基金了,有“私募”两个字,即表示该基金只能采用非公开方式募集。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募基金”。
同时,获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产品在运作中将受到《证券投资基金法》保护,享有“投资者财产独立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担保人,托管人的固有财产”和“私募基金财产的债权,不得与私募基金管理人,担保人,托管人的固有债务相抵销”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