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与足球差距在哪?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球感,或者说是手感。 很多人打球打得很“僵”,就是球感和手感的缺失导致的。没有球感的人打个几十分钟就累了,因为对于球的把控是非常模糊的,你让一个没有球感的人去控制球,就跟让不会画画的人去调色一样,不可能做好。而拥有良好球感的人,可以很轻松地打出高质量的对拉对攻,因为他们能够很清晰、快速地判断出球的落点及运行轨迹。
如何培养球感呢?多打多练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有意识的进行一些基础练习——正反手抽球(高抬腿),正反手的挥拍练习(要过杆),还有非常重要的步伐,比如前冲步、后撤步等等。这些步伐的练习可以在实战中增加你的击球点,让你的进攻更加有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运动员往往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极强的身体素质。
其实这个不用说大家也懂,因为乒乓球的体积太小了,拿我们人眼去看乒乓球比赛时,会感觉乒乓球的速度非常快,因为我们的瞳孔只能接受到小范围的可视面积,所以会感觉一闪而过,而且乒乓球可以旋转,来增加的球的偏转方向以及落点,所以就让我们感觉变化很多,而且乒乓球的底板是可以非常靠近球头击打,所以用同样力度打出去的速度会更快,但受体积限制,在空中运行速度快,所以变化就更多。所以乒乓球的技战术以及项目理念会更具有现代体育的要求,更容易推广以及发展。
足球的体积大,用眼睛追它的时候,瞳孔可以有更多的视域看到,所以看起来会觉得速度没有那么快,也更容易去处理。但因为体积大了,它就很难达到像乒乓球那么高的速度。而且足球对于身体要求也很高,对抗性也很强,但现代体育的理念是追求技术以及变化,以及更快的速度来减少对抗(对抗消耗体力大,容易受伤影响运动寿命),而足球很难做到这些。所以足球的理念和技战术就是另外一套和乒乓球不一样。
可以看乒乓球发展史就知道了,乒乓球从只能直拍不能横拍,到横拍也成为了主流;从只能两只手握拍不持生,到现在的生胶、长胶、反胶、防弧圈胶皮百花齐放;从只能进攻不能防守,到现在的生胶、颗粒胶皮的横空出世,攻防兼备。这一系列的发展演变历程都告诉我们,乒乓球是朝着攻防转换越来越快、技术战术越来越变化多端、以及速度越来越快的方向发展。
足球也一样,从一开始只能长传冲吊,到现在讲究短传渗透,从以前对防守要求不高,发展到现在对防守要求也要很高。
总结起来就是:乒乓球的技战术以及理念是越来越向快、准、变这个方向发展;而足球就是越来越讲究攻防转换、短传渗透这个方向发展。所以两者在技术以及战术等方面都会有差距,同时也会有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