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安全吗?
最近,某行因为包商银行违约事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这次舆论的风向却和以往不同,大众更多的是质疑该行的债务审核能力以及处置方案,而非像以往一样将矛头直接指向该行。这也许是因为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发生过的违约案例还不多(相较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也或许是因为本次违约对象是地方性银行——尽管属于同一监管体系内,但还是给民众一种“外来者”的违和感;抑或是由于当前金融去监管化的大背景,任何一家机构都很难再脱离监管而单独存在…… 总之,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似乎已经接受了基于合规框架下的合理判断。
但对于非银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市场依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待——要么无视,要么就是基于整体法人的破产预期进行全盘打击。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对于单个的非银金融机构来说,其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其实有着巨大的差异。如果市场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划分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定价,那对于整个市场的效率无疑是极大的提升。
虽然国内目前的交易对手评价体系已经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但受制于数据收集的难度、外部评级机构的有限力以及市场深度的制约等原因,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报价在短期之内很难实现。类似包商银行事件那样的“黑天鹅”事件恐怕也很难避免。
相比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券发行规模更大,并且资金用途相对模糊(可用于项目贷款或流动资金的借款都算),因此更容易引发市场的担忧。如果单家企业的融资需求能够得到精准的刻画与表达,并在市场上得到相应的溢价,那么风险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就会减少很多。当然,这对交易双方都是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