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冕一定是冠军吗?

史晓钰史晓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许多运动员而言,最头痛的莫过于“卫冕”,这个词所包含的压力和期待可谓是双倍于常。

去年获得竞走和马拉松冠军的法国名将阿西诺伊说,“卫冕对于任何运动员来说都是压力,是动力,是责任,更是挑战。”对此,他在新赛季将寻求三连冠,并试图打破世界纪录。

无独有偶,2005年以1分46秒13夺得过国际田联越野长跑世界锦标赛30公里竞走项目冠军的姜波,在当年的世锦赛上还赢得了3000米障碍赛的金牌。此后,她因伤缺席了2006年世界杯系列赛和2007年世锦赛。2008年再次出现在马拉松赛场的姜波,状态平平。“我参加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最好的成绩,为了夺冠,为了卫冕。”姜波说。

压力之下,的确有许多运动员成功地实现了卫冕,例如篮球运动员马刺队的邓肯、奥尼尔,足球运动员拜仁慕尼黑的马尔基尼奥斯,以及美国网球明星萨芬等。

但更多运动员却倒在了这一关,尤其是那些曾在上一届奥运会上赢过金牌的选手。尽管当时未能实现卫冕的拜仁慕尼黑足球队的巴拉尔德此前曾说:“不想成为传奇也是件难事。”但更多运动员终究未能逃脱马戏团动物们的命运。对于体育的世界冠军来说,卫冕实在是件太痛苦的事了。

究其原因,就是一旦赢得过冠军,也就意味着永远被人们记在心里。如果要想再胜一场,就务必把自身状况调整到最佳。要想做到这一点,其实比平时训练难度更大百倍。

就拿最典型的拳击项目说吧,从某种意义上讲,拳击手们似乎是终身制职业。因为尽管其他项目的运动寿命也许很长,但是拳击手生命周期的运动生命却显得非常短。要想在拳击台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永不停止地进步。而这种进步的核心,便是在体能、技能和技术不断进化。

事实上,每一个拳击手最初都对自己充满信念,相信能够在场面上击败对手,但是又有多少拳击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呢?

尽管许多成功人士,都是经过数番沉浮最终登上了顶峰,但那不代表他们不感到压力,不感到痛苦。事实上,许多运动员往往就是把太多精力放在“如何进一步”上,而忽视了自己的体能和技术已经日趋下降的现实。

其实,体育就如人生,竞技体育更是一种人生竞技。人生难免成败,竞争必然有得失。如果总想赢,在实力充足时不妨稍作停留,稍事休息,养精蓄锐,以待时机。如此一来,倒有可能把目标变为现实。

再者,如果体力、技术真的完全处于最佳状态时,如果心中只有胜利而缺乏对对手的尊重,那么势必会造成自身心理和体力上不必要的消耗。这样的“胜利”卫冕,又有何乐趣可言呢?

卫冕是压力,但同时也是动力,重要的是如何把压力变动力。压力过大会使身心受到重创,但动力过猛又会让人疲惫不堪,如果实在做不到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不妨采取先缓后紧的策略。

先告诉自己:“尽力就行。”然后鼓足勇气,放松身心,去冲击自己在心理和体力所能承受的最极限。如果实在不行,就干脆停下来,休整一段时间,待调整好心态和体力之后,再重新出发,全力拼杀。这样做,未必就不能取得胜利,也未必就不能成功卫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