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康股份怎么了?

姬睿雁姬睿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5年,张民生带着他成立的江苏必康制药集团(以下简称为“必康”)敲开了A股的大门。 当时,在张民生的规划里,借助资本的力量,必康将快速完成在全国的建设布局,形成产销规模、效益规模。然而不到6年的时间,这家公司不仅未能如愿,反而还深陷债务危机。如今更是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 行业周期原因 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行业的原因。 作为一家OTC(非处方药)企业,必康的主要产品包括针剂、片剂、胶囊剂等,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而这类药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属于消耗品,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从而形成一定的消费习惯。

但是,和化学制剂、中药相比,这类药品的研究难度较低,且存在较高的仿制风险。同时,因为其直接面对医患群体,所以在销售环节存在较大的监管难度。从整体上来看,OTC的准入门槛偏低。 随着国内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不断涌现出来。同时,国家对于药品管理也愈发规范。那些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OTC药品逐渐被淘汰。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4793家,而其中仅有114家为上市药企,占比约2.3%。可见,目前我国的药品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以品牌药、创新药为代表的第二阶段。 而早在2015年时,张民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中国医药行业的第二阶段已经开始,并且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意味着像必康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2 商业模式原因 我认为必康自身商业模式存在问题也是导致其今日窘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表面来看,必康似乎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但实际上,除了早已停止经营的沛县厂外,其主营业务更多的是贴牌代工,为别人做加工生产。

据了解,2018年,必康的药瓶生产基地正式建成投产,设计产能为60亿支/年。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投资数十亿元的企业大部分产品都用于出口,而内销部分占比较低。

更为尴尬的是,由于国外客户对药品的质量要求相对严格,加之国外本身具备完善的药品检测体系,因此必康的外贸业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牵连。 在张民生的规划中,通过投资新建生产基地,依托上市公司平台,实现进口替代是必康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设想似乎难以实现。一方面是国内药企纷纷转型,加大研发投入,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则是国产替代步伐迟缓,国外企业仍占据重要位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