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胎毒什么时候出现?
“胎毒”这个概念是古人创造的,指孩子出生后的病症。现代医学没有这些分门别类的疾病名称,因此用现代术语很难解释“胎毒”到底是什么。 古人认为孕妇孕期的饮食起居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一些出生后可见的症状和体征,称之为“胎毒”。 可见的体征有皮肤颜色发黄、皮疹等;可见的不良症状有腹泻、发热、咳嗽、吐奶等等。 至于这些疾病到底是不是由孕期不良饮食或生活习惯导致的,缺乏足够的证据来支撑。不过根据古人的经验,这样的患病方式的确是有道理的。
所以现代产科也提倡“未病先防”的原则,为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醒妊娠期间的女性注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当然有些“胎毒”可能是生理性变化的缘故,并不是病理性改变,如孕期最后3周胎儿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增加,如果此时遇到感染、早产等情况,胎儿出生后可能会得湿疹,古人就认为是“胎毒”所致。 其实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不再具有“胎毒”的表现了。这除了与现代医学条件提高有关外,也与家长们对健康观念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以前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饮食营养不足,孩子的体格往往瘦小,容易生病。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摄入充足,家长又特别注意卫生,避免孩子在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下,很少再发生“胎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