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乒乓球怎么了?
这问题问的... 国球,国字号球队肯定是要最好的球员组成的啊! 但是乒乓球队有个特殊性,它的主力队员都是业余选手,且都具备很高的文化课能力(不然也当不了主力) 所以从国家队选拔运动员同时还要选拔一批文化生,这两个队伍是重叠的。
但乒乓球这个技术性太强了,你打不过人家就骂人家靠关系上队,打得过别人就说别人运气好抽到好签,真是个无解的存在。 所以你看许昕/马龙/樊振东/王楚钦哪个不是跟徐昕/马特这些削球手混双输了的??? 这些主力队员兼精英队员在役期间既要保证竞技状态又要保持文化成绩不让学校丢脸,实在忙不过来还要回学校补课参加学校的活动。你说他们累不累? 到了国际大赛上,又是同门之间的较量,胜之不武,负之可惜,看着心塞,不如不看。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青少年基本上已经彻底告别了羽毛球和高尔夫,而乒乓球正在受到这两者加起来的冲击。其次,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等实力的增强,世界上会打乒乓球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他国家在该项目上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提升,尤其是日本。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乒乓球进入“战国时代”其实也是一个好消息,至少说明了这个项目已经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中国乒球从管理层到从业者都需要改变思路。此前张继科、马龙等人的退役对于国乒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新老迭代如此快速的今天,培养人才的周期也在缩短。
从长远来看,国乒有必要尝试进一步扩大竞争机制,让更多的年轻选手尽早到大赛上历练。从近年来的事实来看,马龙等人的“断档”现象并不仅仅因为年龄增长,张继科等人的“作妖”固然该受到批判,但中国乒球界在年轻选手上“投喂式”、保护式的培养方式也应该反思。唯有加强竞争,中国乒球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保持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