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指什么生肖?

敬帛桂敬帛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元旦、大年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为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在传统文化中,新年有一个别称叫“岁首”,这个称呼出现在东汉《东观汉记》里。该书卷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章帝章和二年正月朔日始,改元。初,上始登极(即位),而群臣请改元,奏疏言:‘皇帝应天受命,为天下主。’其辞烦文累,故但云‘改元’而已。”这里所说的“章和二年”就是公元86年的元旦,“岁首”就是指的这一年第一天——也就是公历的1月1日。

从东汉开始,人们习惯用“岁首”“岁旦”来称呼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如王充《论衡·历命》:“故曰:‘明年此日君到来’,‘岁岁年年,月月光景’”。 晋代诗人谢灵运在《岁暮》诗中写道:“载华岳,启玄英。章隅灵,感辰魄。咸池蔚而彤云列。夜光结于繁霜。”这里的“岁暮”当然也是“元旦”的意思。

南北朝时,北齐苏绰撰写的《元宝炬皇太后诰》中有这样的文字:“岁暮之初,正朔肇建。”意思是说,一年快要结束了,正月的初一这一天正式建立起来了。这里用的词是“岁暮”而不是“年末”,可见这两个字在古时表示的是新年的第一天。

唐代李商隐的诗作《韩冬郎即席为赋戏赠》里有这样一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其中的“晓镜”指的就是早上梳妆照镜子,这种习惯只有新年初一早晨才有。因为这时的月亮还高悬夜空,所以不能“吟”,如果晚上吟诗,有失礼节。 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一书,记载北宋京师(今北京)的风俗。其中谈到正月朔日的习俗时说:“十二月尽,土产牛马猪羊,百姓都至市集,择吉交易……朝野之间,无不欢悦。是月,虽诸方兵火,百姓尚能安乐。正月朔日,不论大小官府,并各衙门,俱换大牌,书‘元旦’字样。”

以上史料中的“元旦”、“岁旦”、“岁首”都是指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

帅颖珠帅颖珠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个人出生的年份都对应着一个生肖,每十二年则是一个轮回。生肖动物形象常见于日常生活及工艺品中。

生肖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王充《论衡》,“午,马也,子,鼠也,寅、人也,未,羊也,近取诸身,自近及远......人与鼠、羊、马、虎何殊异?”

该书《物势篇》则有“寅木也,其禽,虎也”、“午,火也,其禽,龙也”等记载。可见东汉前后,虎与寅、龙与午之间已建立固定的联系。生肖体系成型于东汉时期。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的竹简中有一篇《日书杂祠十八种·龙本命》,与后世的十二生肖属性有相似之处,但差异犹大,如“子鼠”、“午马”、“申猴”等仍沿用至今,“辰龙”在明清时期成为定型的十二生肖特征之一,但秦简中却是“辰虎”,“戌狗”则在秦简中变成了“戌猪”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