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实际利率高?
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中国实际利率应该是负值才对吧!2014年前后,GDP增速是7.5%左右(名义增长率),CPI是2%左右(物价上涨率),贷款利率约5%(企业借款成本)。
GDP增长高于贷款利率,意味着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甚至为负值,投资意愿降低,进而导致GDP下降。同时,CPI与GDP的差值基本反映了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即居民实际购买力(消费能力)下降的速度;而CPI大于GDP的部分,也就是物价上涨率超过 GDP 增长率的数值,这部分应该是政府征收的税款和利润,属于政府收入部分。
可以计算出,这时的实际利率约为-3%(计算过程略);也就是说那时候中国的真实通货膨胀水平应该是处于较高水平的。 在之后的时间里,虽然整体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人们的这种认知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CPI仍然是被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GDP仍然是用来度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名义增长率),只有M2被用于衡量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广义货币)。所以,只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就能抑制通货膨胀,降低居民生活负担,实现政治稳定。
于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指导下,各个地方政府“圈地”“卖地”(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最主要收入来源)热情高涨,GDP增长率突飞猛进(1996~2011年平均每年增长9.8%),而CPI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首先,GDP是一个核算变量,它反映的是生产活动最终成果,与生产过程中居民生活质量的变化没有关系。其次,财政作为分配关系,其本质是社会总需求的调控方式之一。最后,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的变化也会对CPI产生一定影响。用GDP增长率来简单推导实际利率并判断通货膨胀水平是非常不准确的。 用M2增量除以GDP增量可以算出一个比值——货币供给增长率(这里由于忽略了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因此如果考虑进出口因素的话,这个比值应该小于1)。根据凯恩斯主义,当货币供给增长率低于预期收益率时,利率会向上调整;反之,利率会降低。只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居民的收入,就能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 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已经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世界的情况了。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对于货币的持有目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以及利率水平。不同的持有动机下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因此利率水平并不是唯一能够影响货币需求变动的重要因素。
而在实际当中,货币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央银行控制,利率水平受到国际因素影响明显,两者都不能独立有效地影响货币需求。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且可实现的均衡条件,只能构建一个理论框架来指导决策者进行干预。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宏观上的总量平衡(尽管偶尔会采用被动式均衡政策,即在通胀时期通过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在通缩时期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市场机制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从长期来看,实际利率应该等于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需要增加居民实际收入,这就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起发挥作用。短期内,可能需要牺牲经济增长速度来达到目标,但是长期来看,经济增长速度最终会回到潜在产出水平。这是由市场的力量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