砵字五行属什么?
一、五行说 《尔雅》云:“器之口曰砵”,可见钵的原始形态是一个上下一般大的圆桶状器具。《汉书·地理志》提到越地出产“山鸡、珍珠、玳瑁、铍、铜、铅、番禺珠、犀牛角、象牙、瑇瑁、珠母”;颜师古注日:“铍,刃木也;珠母,水物也……合浦郡出珠母。”这里所说的珠母即指珍珠贝,而合浦郡是汉代岭南最大的珍珠产区。
《南越笔记》载有合浦郡“出白海珠,采珠之所必有海鱼,吐出墨汁如漆,沾着物件即成黑色”。这些记载表明,在汉代以前,珠江水系以及沿海的海洋环境还是相当良好的,这为海生珠蚌类生物提供了较好的生存条件。
东汉王充著《论衡·商虫篇》中有一则关于珠蚌与土壤性质关系的有趣记载:“南海诸岛出珠、银、锡、铅、石,然其地多山石,不得土理,非人所为,但自然生气所管,故得上述五德也。”此处的“土理”当是指土的性质和结构,“生气”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灵气”或“风水”。
以上文献说明,至少从汉代开始,珠母(珍珠贝)已经是广东地区重要的海洋产玉之一了。 那么,这种珍珠贝又属于哪一类动物呢?古人很早就观察到此类贝壳具有雌雄之分:《礼记·内则》中说,“蚌,牡曰蛤”,东汉郑玄注日:“大蚌,谓之蛤。”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集经》中还进一步指出:“蛤,右瓣者公,左瓣者母”。显然,这是基于对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生殖器官——两性生殖器的观察结果。
由于具有可雌可雄的特性,古人就把那些体型较大且能产珠的蚌列为蛤属。这样,在汉代以前就生活在今两广地区的珍珠贝就被归入了蛤的行列,遂有“蛤蚌”之称。唐代韩鄂著《四时纂要》中记载了“蛤”的繁殖过程:“蛤,生水底,形如青螺,有雌雄。春月,浮水而产。其卵黑亮如豆油,放水中,须臾结皮,如梧桐子大。”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现在许多生物学分类体系中都把蛤作为一个纲来看待,但在古书中这个名称的含意却一直在变化之中。比如,在汉代以后的一些文献中经常见到“蛤”与“蚬”互用的现象,而在宋代以后的文献中,“蛤”又常与“蛎”互换使用。
鉴于此,我想有必要给“蛤”字下一个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定义:凡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动物,全身大多被硬骨板包裹、两壳对称并且能够开合的,都可以称为“蛤”。
二、字形演变
三、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