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概念是什么?
五行,是古人根据物质在自然界的不同体现形式而抽象出来的五种基本元素或物质。金、木、水、火、土,在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形态分别是金属、树木、流水、火焰和土地。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广泛地存在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对中医、武术、气功乃至绘画、建筑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形成了世间万物。 这种观点显然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是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五行学说,在我国文化中源远流长。
《尚书·洪范》中就提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木。 相克的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阴阳五行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没有永远强势的金,也没有永远的弱者。比如冬天草木枯萎,看似没落,但到了春天就会复苏;夏天枝叶茂盛,看起来很强,但是秋天气候逐渐转凉,叶子也会逐渐落下。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阴阳五行的变化之中。我们的性格中有阳刚也有阴柔,有火热的激情也有冷静的理智,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有脆弱的一面。 正是因为人处在阴阳五行的变化当中,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调和我们体内的阴阳五行,让它们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当人体内的阴阳五行达到平衡时,人的健康自然就会得到保障。当某一种五行失衡,身体就容易出现病变。这时我们需要补充我们缺少的那部分五行。如果缺木的人适当补一些木,缺乏活力的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火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