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君山有哪些景点?
关于洞庭湖 杜甫《同李太守登荆溪张公亭》:“落日开荆扉,高谈横洞庭”;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出潇湘万里时,愁君关树相思迟。且探虎穴向深海,鸣剑啸清沧溟飞。”“洞庭”一词常见于唐诗之中。 “孤城临洞庭”出自张说《洞庭湖》一诗,描写的是岳阳楼、君山和洞庭湖的壮阔景色。 另,唐玄宗曾下诏将天下名山分别授予僧俗官员管理,当时以洞庭湖最负盛名(参见《明皇杂录·补遗》),其具体分工为:东洞庭山属苏州太湖西南岸,是洞庭东山的别称;西洞庭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吴县的东山镇和江苏省苏州市西南洞庭东山境内,是洞庭西山的别称;君山则是如今的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三山皆因君山而得名。
以下列举一些著名诗人描写洞庭或君山的相关诗句: 岑参《奉送邢州李大夫之任湖南》:“平津十客子,散在凤凰池。君侯早归洛,于此问何之。洛师近伊阙,岳气凝衡彝……湘川日悠悠,父老尽泪垂。莫倚上皇前射雁,南阳有龙忽先知。” 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吕温《岳阳夜登严维舟望洞庭湖》:“风静长沙岸,月明岳阳楼。洞庭随月远,沅澧转帆流。北渚烟光晚,西山云影秋。严维不在舟,独与屈原游。”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朝从青峡过,暮到洞庭头。洞庭望龙山,头尾一百丘。” 李群玉《送友人之长沙》:“遥看五岳分湘面,疑是华山顶上盘。” 李渤《冬后送王秀才谒襄阳成侯》:“忆昨襄州去,访君襄阳渡。今日始会面,江天多暮云。” 杜牧《题洞庭湖》:“湖与元气联,风波浩难止。天摇地动山吐吞,万里江湖洗秋水中。蓬莱石作堤,昆仑沙作底。银河荡汪洋,曙浪开月鼎。” 杜荀鹤《岳阳寄元郎中萧员外使君》:“巴陵一望楚地遥,湘川如带楚山河。终任风尘污白璧,佳人失手落明珠。晚年来觉道,天地一浮鸥。” 杨凭《送李尚书赴荆州》:“圣德施四海,朝廷无弃材。如何江夏士,不得掌兵威。”
关于君山 杜甫《同李太守登荆池张公亭》:“落日开荆脊,高谈横洞庭。天风吹御袖,广乐奏云庭。鸟散湘川幽,鱼来汉潭深处。主人恩未报,临流哭苍冥。” 张说《酬宋少府见赠》:“自叹三公业,多惭四叟年。尚怜千里外,能得几多眠。共喜君才思,俱驰帝阙边。还须秉烛夜,说此意凄然。” 二人的诗歌都提到了洞庭湖。而杜甫在另一首诗里也提到了君山——“故人供禄米,稚子遣侯宾。日月送明月,山川宜远春……” 杜甫《岁晏行》,其中一句“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冬”,“北风”二字点明了季节特点——隆冬之际,所以这首诗应是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左右所作。 关于时间,可参考前文提到的《旧唐书》、《新唐书》记载(以及百度百科词条介绍),可知张说于公元723年至735年任工部尚书兼刑部尚书十年之久,于开元二十六年二月出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入朝拜相,至天宝元年十二月罢相。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确定的结论便是,杜甫所写的这首诗歌是在张说离开工部尚书一职以后所做的。因此此句当指的是洞庭湖而非君山了。 杜甫晚年生活非常艰难困苦。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历三年(768年)冬,杜甫乘舟由湖北出三峡,前往江陵。次年春夏,在南岳衡山、耒阳等地停留期间,曾游洞庭湖和君山。大历四年夏末或秋初,船至湖南耒阳时遇难,卒于寓所,年五十九。 关于君山相关故事传说,网上有很多版本。在此只提一下与杜甫有关的两个典故,一个是杜甫在旅途中病倒了,当地县令命人用牛车将杜甫迎进衙门养病;另一个则是杜甫曾经游览过了君山,并写下了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