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有股票吗?

植婷薇植婷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刚刚在雪球上看到有人讨论这个,顺便搬过来供楼主参考 小米集团上市以来,一直有很多分析文章(主要是股评类),但鲜少有人在估值方面对小米进行深入探讨。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聊聊,如何给小米估值。

1、首先确定估值方法 对于一家未盈利的企业来讲,市盈率法显然不合适。这时我们可以选择市销率法或者市值/营收比值法。

①以销售来衡量公司的价值更能反映公司真实的运营状况 在小米的公开信息披露中,收入和利润都比较容易获得,而净利润还受财务杠杆等影响有一定稀释作用,因此我们选择用营收来计算公司的市值。

②考虑到未来业绩增长的高度不确定性,我们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公司近三年的营业总收入,再取其均值作为基础数值,算出每元营收所对应的市值。具体数值如下表:

2015年营收 2016年营收 2017年营收 总营收 每股营收 对应市值 对应PE (市销率) 195.18亿 327.89亿 461.95亿 984.92亿 0.74元 4.94元 1569亿元 12.88倍 注:由于今年Q1的营收存在较大预期差,故采用前后两年平均值计算 数据来源:小米招股书 PS:为了减少极端情况的影响,我们选取了最近三年数据来计算平均数,同时剔除了极值。

③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是一个虚拟值,它并不代表实际公司市值,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合理估计。这里我们引入另一个估值模型——现金流折现模型(DDM),来对小米的市值进行预测。

2、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型给小小米估值 我们先回顾一下现金流折现模型的基本形式: DDMModel=\sum_{t=1}^{T}{c_t} \quad if\quad T<\infty C_{t+1}=\frac{C_{t}}{\theta}\left(1+r\right)^{\theta} \\ 如果将上式中的\theta,\ r替换成相应的参数值并进行简化,则得到一个更为简单的形式: V=\mu+\lambda P E_{now}-\lambda P Q_{next} \\ 上式中,V是公司市值;\mu 是公司净现金流量;P现在是股价;Q下一期净利润;E_{now}是下一年度预测的净利润;Q_{next}是下期净利润的95%置信区间上限;\lambda是折现因子,通常取值1/(1+r)^{\theta},其中\ r为无风险利率,\ \theta 为资本资产定价系数。

3、确定各变量数值 小米2017年报即将披露,根据之前报告预计,2017年净利润大概在77亿左右,由此得到E_{now}=77亿。 从什么时候起,下一个季度的净利润会变成E_{next}呢?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完整的经营周期,企业的净利润应该等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减去资本支出。随着新产品研发上市,企业盈利能力会持续增加,直到达到某个峰值后,因为新技术替代效应等原因,企业盈利能力会开始下滑,到一定程度后,下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就会变成负值。这个过程就类似一个“极限游戏”,当企业到达某个极限值时,企业再努力也无法达成更高的目标,此时的营业收入就是E_{next}。对于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极限值应该包括两部分的极限:一部分来源于用户增长停滞所带来的边际收益递减,另一部分来源于市场占有率饱和带来的边际成本上升。我们分别给这两个极限值赋予4%和16%的权重,加权之后得到小米的极限值E_{limit}=505亿。

考虑到目前小米的市值已经超过了5000亿人民币,即使按最乐观的方案预测,也远远高于DCF模型的估值下限。所以,不管怎么调整各项数值,小米的DCF模型估值都会大于0,这明显不合理。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们发现,我们的模型假设小米始终处于成长阶段,而这个假设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合。小米已经是一家成熟的企业,其边际收益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并不存在显著的增长潜力。

综上,我们对原始模型进行了如下的修正: V=\mu+\lambda P C_{t+1}-\lambda PC_{t+2}......-\lambda PC_{T}\\ 其中,\ t=[2015,2017],代表年份,T代表周期长度。我们设周期长度为3,2015年到2017年为第一个周期,此后继续一个新的循环。

4、估算模型参数 确定了建模的方程后,接下来需要估计模型参数,也就是要搞明白mu,\ \lambda,P分别是什么。 mu可以理解为企业自由现金流,我们之前提到过,对于小米这种没有负债且股东权益稳定的公司,其自由现金流等于净利润加上折旧和摊销减去资本性支出。

\ \lambda 是无风险利率,我们选取5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近似。 P是当前股价,这里我们选用中金策略组的估值结果。 经过估算,我们得到了小米的DCF估值为5363亿人民币,同行业相对较窄的估值范围是在4000亿至6000亿之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