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五行属性是什么?

钭金星钭金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说文解字》中,羊字的部首是“羊”,字形是从“羊”的象形文字。许慎认为“羊”字的意思是指“祥”,也就是吉祥的意思。 那么,《说文·羊部》中说“羊”字的解释是这样的:“羊,祥也。从羊,音‘祥’。” 可见,许慎把“羊”解释为与“祥”同义的部首和字形,并且用这个字来给“祥”字注音(古代没有统一的汉字字库,一个汉字有多种写法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同一个字有不同的字形是正常的)。 从甲骨文中看,殷商的祖先崇拜以牛、羊等动物作为祭祀的对象。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吉金”,指的就是祭祀用的青铜器。周代祭祀用猪、羊等动物做供品,称“牺尊”;用犬、鸡等做供品,称“牺卣(yǒu)”;用雉(野鸡)做供品,称“牺觥”(guō)。这些器物上的铭文都表明了祭祀时的用牲情况——所谓“牺牲”,即杀死然后用来祭祀的动物。

古人做祭祀用的器具的时候,要把用于祭祀的兽血涂在器物的表面,表示以兽血沾染祭器向神灵致敬,这种祭祀的器皿简称“牺”。用“牺”指代祭祀的用具,这个“牺”字本身就是“羊”字。 “羊”在古代就是“祥”的意思。

但是,如果查阅现代字典,对“羊”的解释是这样的: 可见,现代字典把“羊”解释为第三个字。也就是说,字典里其实承认“羊”的本义就是“祥”的意思。然而,这里的问题在于,“祥”的字形演变和“羊”的字形演变是有差异的,“祥”的字形并没有完全包含在“羊”的文字体系之中。于是,问题就来了:既然字典里的释义是将“祥”解释为“羊”的字形演化而来,为什么又没有包括所有的字形呢?这似乎自相矛盾! 其实不矛盾,因为很多古汉字字形相近或者相似,很容易混淆。例如: 这一类字,在字典里都有一个共同的页码,而且都是第二行第三个,可见这些字都是类似或者相同发音的汉字。不过,仔细辨识,它们还是有所差别的,比如“羊”“祥”“祥”“详”。“祥”的字形包含于“羊”的字形之中;而“详”的字形又不同于二者。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羊”的本义是“祥”的意思。 但是,“羊”除了有“祥”的意义之外,还有第二层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羊脂”的意思。 这样,我们就遇到了新的问题:如何区分哪些字面意思含有“羊”的意思是它的本义,而不含“羊”的意思而是它的引申义或者比喻义?比如说“洋”,它的本义就不是“羊”的意思吧?可是它包含在“羊”的字形中。再比如“佯”,它的本义也不是“羊”的意思,可是它的古文字形状很像“羊”的形状。再如“鸯”,它的第一笔像“羊”的弯钩,如果把“羊”替换成“鸯”,似乎也是通顺的。

要区分这些字的意思,就要借助上古音系了。我利用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和宋代徐铉校订的《说文》,以及清代段玉裁撰写的《说文解字注》来标注这些字的读音,利用今人整理的上古音系来标注这些字在上古时期的读音,尝试着把这些字归归类,发现基本上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读若阳的,都是“扬”族字,意思是“羊”的意思; 读若羊的,都是“良”族字,意思是“羊脂”的意思; 读若杨的,属于“章”族字,表示“山崖上生长着树”的意思,后来表示“高大挺拔的树木”的意思; (注:这里的读音只是大概的读音,并不十分准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