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教诲四字成语?
开卷有益
【汉语拼音】 kāi juàn yǒu yì。
【用法】 作宾语;形容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就有好处。谓读书总有收益。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三:“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陈复问宰相赵普,普以实对,遂诘普不学,普对曰:‘臣平生所知,皆得之于书,自登两朝,年过五十, offending 谊 赫胥,多不治事,损益之事,臣皆亡之。’太宗喟然曰:‘朕不如尔多矣,开卷有益,朕不徒说尔也。’”
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 辩 斋 传 良 试,不平,复问宰相赵普,普以实对,遂诘普不学。普对曰:臣平生所知,皆得之书,自宰相大臣至一学士,莫不读书,臣所读者真诰而已。至于治乱兴亡,悉在前史,自登两朝,年过五十,多不治事,损益之事,臣皆亡之。今陛下不以臣不学,置之左右,安得不读书,以对陛下。太宗喟然曰:朕不如尔多矣,开卷有益,朕不徒说尔也。“
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九:“太宗每以读书人为务,一日问侍臣曰:天下读书孰有益也。王沔对曰:读书有益。太宗曰:朕不徒说尔也,盖卿书生之业。盖用赵普云开卷有益故也。“
清 黄景温《与陆士谔书》:“弟因世所传本有异同,又以世无专治经文者,因取《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尔雅》、《说苑》合为一书,博搜群籍,参互异解。其间训故与常义不同者,亦取而附著之,使览者知昔之经训皆本于方言,开卷有益,知足乐矣。虽不敢望古人,亦与俗儒不同。”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前汉一·艺文志诸子略》:“昔人云开卷有益处,实是至言;苟其不善读之,则为书痴、书魔。”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忆曹禺氏的》:“《出埃及记》这作品,不是和易卜生的《国民公敌》性质相仿么,为什么在十年前,就有过这一个气魄的人,此后却不再有呢。我看,《自由谭》的粉饰,‘戏剧漫笔’的豫扬其‘将登场’,也还是老手段。‘去年被抹杀的作家,今年又复活了’。《十日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