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学分制是什么意思?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累计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学生取得学分的途径是以课程考核的成绩合格来确定,通常,每门课程都有预先规定好的学分数,学生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即获得规定的学分。一般来说,在一学年内必须获得至少25个以上的学分,即意味着达到了该学年度的最大学习限度,因为选修过多的课程将带来学习压力而难以在各方面都取得合格的成绩。
为了保证达到大学本科的学业水平,培养规格的要求,对总学分也作出了必要的规定,如新闻学专业共需修满150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既包含必修课程的学分,又包括选修课程的学分,二者比例约为7:3。也就是说,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内,除了修满规定的150个总学分外,至少应在修读105个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再从全校范围内修读45个选修课程学分(其中包括在本专业限定选修范围修读的36个学分)。
学生每学期获得规定的该学期所修读课程的考核成绩合格后的学分后,就可以继续升入上一学年学习,在四年内获得规定的总学分后即可毕业。因此,对那些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在三学年内即可完成四年的学业学习(即修满150个规定学分),并且满足学位授予各方面的规定要求,则允许提前毕业,领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在大学期间,对由于各种原因(如需休学等)而在规定的某学年未能修完该学年应获学分的学生,允许在下一学年补修,如仍未能在四年内修满150个总学分,则将被允许延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