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字读什么生肖?
“箜”字的读音与“弓”字相同,都是读作Kōng ; 它是我国古乐器之一,类似现在的竖琴。《汉书·礼乐志》中有载:“因令燕赵之女操箜篌而歌新声,其曲中有《陌上桑》及《木兰词》。”
在汉代,箜篌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乐器。到了晋代,箜篌在士族阶层中盛行起来,《晋书·乐志》中记载:晋武帝平吴后,曾在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制作过一种叫“琵琶”的乐器,“采木汁,以漆其身,名曰‘琵琶’……指法亦如其(按:指竖笛)。但所奏乐曲有所不同。”“丝桐合为琴,但有二弦。”这里所说的“丝”是指弦乐,“桐”就是今天制作的箜篌。可见当时这种乐器已经非常讲究了。
此后,箜篌一直流传了下来,并传至日本、朝鲜等地。唐代诗人李贺有诗句“丝桐金碧露清圆”(《夜来》),描述的就是这种乐器的音色。 宋代以来,由于琵琶等拉弦乐器的普及和兴盛,箜篌逐渐被冷落下来。到明代嘉靖年间,宫廷作曲家王磐著《朝天子·咏喇叭》:“吹成一匹红绡舞,弹成一盏琥珀杯。”其中的“吹”和“弹”指的是用唢呐和笙吹奏乐曲,“红绡”和“琥珀”指的是两种颜色不同的绸缎,用来比喻声音的清晰和浓厚。这里的“吹”与今天的“吹”含义大不一样,并不是指吹口(指笛子、笙等管乐器的吹嘴),而是指吹奏方法,即今天所说的“吐音”,而不是发音短促的“鼓音”或“双呼”;“弹”指弹拨,与今天的“弹”意义一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明代时的音乐和发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乐器也发生了改变。
不过,从这首诗的后两句来看,当时的箜篌仍然保存着一定的演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