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五行是什么意思?
《三字经》中有“曰夏商,周武王”一句,意思是说:从夏朝到商朝再到西周的国王都姓姬;《百家姓》中也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句,意思是这八姓的人最多。那么问题出来了,既然姬姓国君是周族的祖先,为何周王朝不继承这个姓呢?难道是周天子觉得自己身份高贵不再屑于姓姬了吗? 原来,“姓”和“氏”在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姓氏概念。现代姓氏的概念是指从一个祖先繁衍出来的同姓家族;而古代姓氏的概念要宽泛得多,这里所说的姓,是百家姓之姓,指一个姓里面所有同宗家族的女系一脉所传的姓氏。(参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古书所说姓氏,大多数是指这种意义上的姓,如《国语·晋语四》载重耳对狐突说:“子勿以我为贪,我何爱之至于此!吾三姓之姓也。”韦昭注:“父族、母族、妻族。”这里所谓“三姓之姓”,就是指晋献公灭掉霍、魏、韩三国之后,把这三国的领土分封给晋献公的儿子们。也就是说这三个国家的人们都被纳入了晋国国民的范畴,他们的名字也被记录在晋国的史书里。当然这些人在本国的时候自然是以本国为姓。例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因父母之姓而姓“司马”。不过,这类姓毕竟不是自己的始祖之姓。
周族的始祖弃(后改名为稷),其母亲为有邰氏女子姜原。按周代的宗法制度,周天子自称其先王为舜臣,帝喾之子,则帝喾应为周人的始祖。为了与舜配祀,周人把自己的祖先姓姬。到了灭商之前的几代君主时,又把国号“周”作为姓使用了。所以,周武王时期,太公望吕尚自称“周之太师”,其后代康叔封受封于卫,建立卫国,亦自称为周。
在八字中,比肩指八字中,两个以上的天干相同。劫财又称为“比劫”或“比刃”,比如甲、乙同处一个八字中;丙,丁同处一个八字中;庚、辛同处一个八字中;壬,癸同处一个八字中。这就是所谓的“劫夺正财”,比劫相同属“夺己之财”。因此,比肩和劫财是同一个概念,简称就是“比劫”。 比(劫)在不同命局中的十神作用:如果是以印绶、比肩劫财为主的命局,那么,“比劫”为忌神;
如果是以财、官、杀为主的命局,那么,“比劫”为喜用神;
如果是以食伤为主的命局,“比劫”也为喜用,如果“比劫”多,那么就是为忌神。在八字命理中,如果大运和流年遇上比肩劫财,要看日主的强弱来断。如果日主旺,再遇上比肩劫财,这大运是很差的,因为比劫会把日主的财和官杀全部劫尽,如果同时克扶身之气,那就差上加差。如果日主弱,正缺乏帮身之神,那么遇上了比肩就很好了,如果是遇到与日主相同的比肩,那就更好了。
比肩又称为“比和”,指两个以上天干相同者。比肩的五行本气相同,有共同的喜忌,故能比肩;又相互排挤争夺,不能相容,同辈之间,你争我夺,故取名为排击。劫财,指同类相生日主的五行所忌的天干。如用甲木代表日主,则乙木为其劫财,丙火代表日主,则丁火为其劫财。劫财,能分夺日主之财。故名。比肩和劫财同属“比肩”作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在十神中,比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神气,其为我所用时,则是福星。俗话说“同气相求,比肩兄弟”,日主强弱适宜,得到比肩相助,可以增加福寿;当其反目成仇时,则会带来凶祸,如果日主弱,再遇上劫财和比肩,就会使日主的财和官杀全部劫走,这比肩就变成凶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