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体育为什么?

敬欣然敬欣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0年前,我是学校田径队的队长。带过几个师姐师妹参加省运会。 我从高中时期就加入了校队,一直坚持了十年。我来说说我的感悟吧。 首先,中国女足的问题出在没有系统性的训练。你看中国男篮,每年就在CBA上打打比赛,训练赛也没断过。但是女足呢?只有定期的国际赛事和奥运会世锦赛这样的大型赛事而已。平时根本没有系统性的锻炼。加上亚洲区域本来没有很强的球队,所以我们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但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球员的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和发挥。每次到了国际大赛都是“黑马”、“爆冷”,很能抢眼球和话题性。但这样的“黑马精神”不能一直延续下去,因为竞技体育是需要水平的。你说中国女足水平差对么?也不是。但你让王霜、韩端这些优秀的女足队员长期没比赛可打,只参加一些活动(比如走秀),这肯定对状态是有影响的。如果能在平时多磨练,多提高,水平必然会更上一层楼的。

其次,中国女足的问题是缺乏顶尖人才。你看男足有武磊这样个人能力超强的尖刀型球员。也有艾克森这种适应性强且善于配合的中锋。女足现在缺的就是这种能一脚踢球进门的暴力射手。无论是王霜还是马晓晴,都不是这种类型的前锋。在需要绝杀的时候,我们的前锋拿球不敢做动作,传球又怕失误,导致最后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手底下。 当然,王霜等球员也是有问题的。作为顶尖运动员,她们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但这也不能全怪她们。要是一直没比赛,谁也会心态爆炸。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体制问题。运动员没有系统训练,水平无法提高。优秀运动员缺乏,竞争力不足。而这一切的根源,我认为是中国女性体育运动的不完全市场化。如果足球篮球这样集体竞技运动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通过雇佣制来激励运动员,同时承担高水平运动员的高额培养费用。我想我国的女子体育水平一定能快速提升起来。

湛慧娅湛慧娅优质答主

体育与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指在观念或态度上认为某一性别在价值、知识或能力上比另一性别优越,在行为上采取不平等或排斥某一性别的态度或行动。性别歧视在体育领域亦相当常见,包括性别偏见、两性不平等和排斥女性等,如人们普遍认为男生适宜从事竞技性强的体育运动;女运动员由于社会性别原因无法得到足够的社会与经济的支持等。性别歧视的存在压制、阻碍和扼杀了女性在体育领域发展的空间与热情,使男女两性在体育领域的发展权利、机会及成果严重不平等。性别歧视存在的根源主要可归结为社会性别制度的影响。

社会性别制度是通过社会化,使人们形成符合自己性别的性别规范以及在互动中以社会性别为区分依据、形成不同性别社会成员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它以性别二元对立的性别规范为核心,包括性别化是关于事物或行为属于男性或女性的观念,认为应该将事物划分为男性化的、女性化的或者中性化的等范畴。体育运动在性别化原则中属于男性主导领域的范畴。因此在体育运动的开展中更多地关注男性参与体育的权利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并从各种制度中对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投入等进行限制,使其处于从属地位。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性别歧视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体育领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