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协调区域发展?

益欣益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题我会! 我是学经济的,上大学那会儿正赶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全国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我们老师经常跟我们说,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得怎么样,主要就看两个指标,一个是失业率,一个是通货膨胀率;一个经济要搞上去,也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就业,一个是我们俗称的“税收压力”(其实就叫财政收入增长率);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衡量呢?同样也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当地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居民用于食物的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通常来说,这个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 另一个就是这个地区的GDP增长速度了。

所以啊,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看四个指标,失业、通胀、就业和税收;中观上可以看一个地区的三大产业,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以及它们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微观上可以看一下家庭收入,看看大家的恩格尔系数。 其实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一样,高赞答主已经给出了很多很专业的数据,如果题主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来细细品味。我这里就简单说个结论: 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从整体上来看取决于两个指标,一个是本地人口的就业率(这里的就业率是全社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的差额,因为涉及城乡户籍等因素,所以这个比率往往比官方统计的数值要高一些),另一个是这个地区GDP的增长率。 从微观上来说,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地理环境等等。但是从中观和宏观层面来看,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就是这三个:就业、税源和GDP。 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就是要解决以下问题: 如何让东部沿海的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又能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较高的就业率?(毕竟外贸依存度那么高,出口增长率又不能太低) 如何让中部省份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内需不足的背景下实现崛起,同时又不能让这一过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部省份大多工业基础较好,如果发挥后发优势,在中高端制造业上下苦功,有望走出一条高附加值的经济增长路径。)

如何让西部省份摆脱相对贫穷落后,但又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让搞开发导致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最宝贵的莫过于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如何避免片面追求GDP增长和开发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的损耗,是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