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谁引进的?
首先,必须明确一件事,那就是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股票”这个概念的。 这里所谓的“股票”一般指的是近代意义上的股票——即用来证明股东身份和权利,并可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来转让、流通的纸质或电子化的证券凭证。这种证券出现于欧洲,并在大约公元17世纪的时候开始流行。
而中国的古代文献中,与这样的“股票”最接近的概念大概也就是“券”或者“契”了。但古代的“券”和“契”并不具备现代股票的这些特征;它们更多地是一种债券性质的凭证,表明借贷关系的存在以及双方应承担的债权债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投资者购买了“券”或“契”就拥有了公司的一部分。
当然,既然有了“券”或者“契”,那么必然就需要有替代品来解决其流动性差的问题。于是,一种新的金融工具——“票据”出现了。 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有关“票”的证据并不多,但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比如明代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中有载,“近时京内用钱,多用各省会钞……然其法甚妙,却用白纸书帖,两边裁切,刻期还本,微有亏缺,随时取赎。”这里所谓的“会钞”应该就是早期形式的银行汇票。而“边裁切”的方式正与现在支票的印制方式十分相似。
到了清代,北京城内出现了“票号”,专营汇票业务。后来有的票号还将汇票做成大小不一的卡片,以方便携带和转手买卖,这应该是最初的“信用卡”。 而国外,最早出现的“stock”一词可能源于意大利语中的“stucco”(泥灰)。1658年,威尼斯共和国开设了一家名为“STUCCO”的银行,发行一种名为“stucco”的借款凭证,用于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随着“stucco”的广泛使用及其代表的信用风险,它慢慢地被赋予了一些经济学意义上“stock”的特征: 可以被继承、赠送和抵押。于是,“stucco”逐渐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