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学指什么?

蔡晓沛蔡晓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早的大学

夏商时代的庠序,西周时代的国学和乡学的建立,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的萌芽阶段,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完善了后来大学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的基础和雏形。春秋时代私学的发展和稷下学宫的建立,是高等教育初具规模的体现。其中稷下学宫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由政府创办、具有“养士”性质、实施大学教育、进行学术研究的高等学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大学的原型。

稷下学宫

“稷下”,是齐国的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附近)的城郊的一个自然村。其东是一片高地,叫稷门,当时在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有一片沼泽洼地(称为“淀”),这里草木丛生,水禽聚集,是当时居民射猎和休闲的场所,人们称这一带为“稷下”。公元前318年,齐威王兴建了一处宫殿以招揽各地的学派,后来成为田齐统治集团的政治参谋部和智囊团。这就是有名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性质相当于同时代西方各国的“科学院”、“研究所”。它是齐国的国君以“招揽”各国的学者士人和培养本国人材为目的,以研究学术和议论政治为内容,以讲学和著述为经常活动方式的学术机构。

稷下学宫在学术上非常开放,不加约束,各派学者“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进行自由讨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的索引《正义》引《齐记》说:“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焉。”这些“谈说之士”就是列国的游士与稷下的学士。他们经常到稷下聚会,著书立说,坐而论道。《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是时, 齐诸卿大夫皆以儒术辅政,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 必崇经术, 莫敢独违焉。于此时,张汤,赵黯,司马安,靳长侯,尹史何,石大夫翁,皆以《春秋》决狱,守令言《诗》,廷尉奏事,太子大夫用《礼记》,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从这段记载可见当时在稷下学宫中汇聚各派学说的情形是十分突出的。这是一所相当于现代“国际学术讨论会”和“国际学术研究班”合为一体的学术研究机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