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行属于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久远了,但不妨碍我们探讨。 首先,要讨论“中”医之“中”是什么。这个“中”不是指现在中国的意思(尽管古代中国以中原为中心),而是指儒家思想(先秦诸子百家里最重“礼”的孔子那一系)占据正统地位以后,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既不同于“诸夏”(周文化),也不同于周之前的商文明和夏文明,更不同于东夷文明、楚文明或者其他非中原文明的区域文化。这个文化是以礼为核心,以仁为核心价值观的,是上下尊卑有序,内外各有其分的,是具有强烈入世倾向的伦理学说。 这个文化影响了中国社会数千年,至今仍在我们身边,我们称它为“传统文化”。在这个文化圈内部,我们谈到“中医”时,指的是以汉地(中原)人民为主体,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预防保健、疗愈疾病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这些知识和实践经过世代整理和提高,形成了“医”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建设基于天人相应的哲学基础,又结合儒家文化中“孝道”、“仁爱”等价值观,形成“天人合一”“君相和谐”的人居环境和养生观念。于是,这种医学就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了,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医”。
其次,要讨论“行”是什么。《礼记·中庸》有言:“力行近乎仁。”这里的“行”字通“杏”,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也就是说,只有技术高超的医生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中医。而技术的高低是通过行医过程中的诸多细节表现出来的,比如对病人态度是否和蔼、是否有耐心,是否处处替患者着想,开出的方药是否适合患者的体质,治疗的方案是否最适合患者目前的情况等等,凡是符合中庸这一最高准则的,才能称得上是真正优秀的中医。
讨论“五行”是什么。前面说了,中医是基于阴阳五行的哲学体系构建起来的医疗体系,研究中医离不开对这些基本概念的解释。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五行。 阴和阳是我们对这个宇宙万象进行归纳后得出的两大基本元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阴阳两个方面。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结为阴阳两方面,而且是缺一不可。 五行是在阴阳两大元素的基础上建立的系统模型,它是这样被定义的——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既是五个不同的具体存在,又是五种具体的能量(或状态): 木,具有生长、生发的特性;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土,具有长养、承载的特性; 金,具有收敛、肃降的特性; 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这就是古人眼中的五行属性,它们既代表了五大类不同特性的物质(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事类事物),又代表了我们常说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这元素与性质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这样的: 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克的,它们之间有相生——
还有相克—— 当然,这里相生相克的关系是有条件的。比如金克木,只有在金旺的情况下才克得住木;反之,木旺可摧金。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用下面这个图表示—— 中医就是在阴阳五行这个宏观框架下阐释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防治疾病和促进康复的。所以了解阴阳五行这两个哲学基础和五行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