鍇字五行几画?

梅梦先梅梦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凱、鍇”两字,《说文》中并见。段玉裁注:“凱今字作‘凯’,锴今字作‘鍇’”。清·朱骏声《说文字原》载:“凱者,齟齟之金;鍇者,金鐵相錯。” 然則此二字当五行俱属金。而古文字学者多认为“凱”字从“木”。如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云:“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也……”又《金文的研究·文字的构造》云:“‘一’指事为十字形……‘屮’象树叶之形,其下加‘一’者,就树干之上以指事十干中之‘甲’也。”“凱”字从“木”。

然而,清代学者王筠则主张“凱”字从“金”。他在《说文句读》卷十四中说:“『凱』,「殳」部曰:『凱音凯,義同。』即古文『凱』字。《禮記》註:『凱,殳聲。』是『凱』字本从『金』。”他同时指出,“愷”乃後人“假借字”。其證據為《戰國策》與《史記》中的使用情況,詳見下表所列为兩書相關文字: 上表所列“恺”字,皆用作動詞或意動詞,且時代較晚(秦漢)。則“愷”字當始自秦漢之交。而“凱”字,則早在西周金文就已出現(如表所示),且一直沿用到今。因此“凱”從“金”,應該是正寫。

我支持王筠的觀點。理由如下:

1.上古音裡,“凱”和“凱”屬不同的韻尾,分屬“遇”和“蟹”,對應到現代的拼音系統里,不應混為一談。

2.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列出了“凱”字的異體字形,其中有“凱、凱、凱、凱”,表明這些異體字都是“凱”的繁體,當源自古文。而在所有這些異體字中,只有“凱”字從“木”,其他都從“金”。如此可見“凱”從“木”說根本站不住腳。

3.我查閱了《康熙字典》,“凱”字除《說文》中所收異體字外,還有“愷、愷、愷、愷”等字,且注明出自《唐韻》,而《唐韻》裡“凯”字則從“金”。

4.查《古文字構形學》,“愷”字从“木”。而“凱”字從“金”。二者的造字結構不同。

5.前引王筠語中已提到,“恺”字本從“金”,僅因為“金”、“木”交錯,遂從“木”。 而“凱”字從“木”,則令人費解。

赖良时赖良时优质答主

九画,因为“鍇”的繁体字是14画,简体字9画,而偏旁部首2画的笔画也是九画。 《康熙字典》中,“鍇”的解释: “鍇”字在字库中的编码为:CJK_5086 五笔输入法:WUQY 笔顺编号:325113434 四角号码:51172 Unicode(十六进制):D489; (EUC-KR) Unicode(GBK) Unicode(UTF-8): E5 AD A5 B2 统一码 U+5FEA 字形分析: 异形字,左旁为“釒”,右旁为“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