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川崎病好治吗?

仲崇健仲崇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川崎病是急性高热起病的婴幼儿常见疾病,往往伴有心肌、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道损害,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可以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过去认为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效药,故以往的处理方法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病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因此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及适应证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和研究。为此,我们在2014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对本院收治的68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者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6个月至7岁,平均(3.2±1.7)岁。均符合201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标准[1]并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脏彩超检查确诊。同时排除标准:①并发支气管哮喘;②6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③有免疫系统疾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病史;④近4周内使用过免疫调节剂;⑤母亲孕期使用过激素类药物。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包括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肝损伤、营养支持和心理护 理等;(2)对症治: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每岁每次10~15mg,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次)退烧,抽搐发作时予地西泮针剂(0.3~0.5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镇静,胃肠功能紊乱者予以促消化药物治疗,贫血明显者予叶酸片(10μg/kg/d)和维生素B12注射粉剂(100μg/kg/d)肌内注射,防治心肌损伤;(3)药物治疗,根据体重计算给药剂量。

①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每次5 ml/(kg·d),连用5 d; ②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2 mg/(kg·d),维持量0.5~1.0 mg/(kg·d),疗程3~5 d。对症状较重、体质较差的患者,可酌情加大用药剂量。所有病例均由专科医生监护和治疗。 观察项目 主要观察指标为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出血、感染、喉头水肿、渗出性视网膜病变、骨质疏松等;并记录治疗前后心率、心律、血压、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和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的变化。

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治疗过程。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亦无因治疗而加重者。 所有患者的咽喉痛、发热、皮疹于治疗后2~3 d消失,胸片复查肺纹理清晰,心律恢复正常时间间隔(P0.05)。 结论 在通常的诊疗条件下,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用小剂量激素治疗小儿川崎病安全可靠,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且该治疗方法能较快控制病情,减轻患儿痛苦,值得推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