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4年是什么生肖?

巢铭浩巢铭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公元580年至公元684年的公元7世纪中叶,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北朝)和隋朝(南朝)交替时期。 此时欧洲处于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年在位)。 我国农历干支纪年中第一个乙丑年就是公元715年(唐玄宗先天二年),而公元580年到684年间并没有“甲子”或“乙丑”的年份。所以题主所说的“甲午”“乙未”等等都不存在。

从逻辑上说,本题应该无解! 但是,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他们造出来的“肖”“肖”字实际上表示的是“神气”“相貌”之义时,还引申出了“像……”的意思。这一点在《广韵》里有所记载(广韵是唐代官修的汉语大字典): “肖,似也。象形。古作蕭。……亦作逍。” 所以当古人用“肖羊”“肖龙”等等表示属相的时候其实表示的是“属羊”“属龙”……而不是指真正的“像羊”“像龙”。

这为“生肖”问题带来了新的解释。 如果我们把公历的年月日分别用阴历表示为“初一至三十”(农历的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则一年之中有大小月之分,而每个月中都含有“肖牛”“肖虎”等“肖”字结构。即农历的一年中有十二个“肖”字结构。以每十二年为一个循环。如此推下来,一个周期里确实包含有“甲子”“乙丑”等年份。 而“子鼠”“丑牛”…“亥猪”正好又是古代五行说中的“五行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的第一位。如此推算正合阴阳五行之说。

当然这种解释是不符合现代科学思想的。不过我国传统思想中“天人感应”“万物类象”等观念也是自古就有,并非起源于生肖。所以这种解释虽然显得有些牵强,却也合榫。 总之,从现有资料来看,我国的“十二生肖”确实是古已有之。至少到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概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