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税收真的公平吗?

房琛润房琛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税收本质是什么,税收是公共利益的奉献,而不是国家统治者对公民的“征讨”; 2、税收应该是有条件的,即纳税人在享受公共服务(或公共福利)的同时,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税费;

3、税收应该是公开透明的,税收的每一笔收入都要公开,每一笔支出都要有明细清单,否则就是暗箱操作;

4、税收应该让纳税人明明白白纳税,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税是怎么收的、怎么用的。

5、税收应该让全社会参与进来,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和公众听证制度,让更多的人来监督政府的收支行为。

6、税务部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把“人民公仆”四个字刻在心里,铭记心里,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现实呢?现实很残酷! 从2018年开始,中国财政收入超过了1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9%左右。那么这些税都用到哪些地方了呢?

据2017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6年度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度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草案的报告》披露,2016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45亿元,比上年减少907亿元,下降0.7%。主要支出项目包括:教育支出2734亿元,增长12.3%;科学技术支出2530亿元,增长10.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66亿元,增长2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58亿元,增长18.9%等等... 这些数字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税收确实在增长,而且增幅还不算太低;

第二,我们的税收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显然符合上面提到的“税收应该是公共利益奉献而非国家统治者对公民的‘征剿’”这一本质属性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税收占GDP的比重只有百分之十几,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税收的来源非常单一,90%以上都是来源于企业,而企业纳税又主要集中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的钱都用来交税了,留给自己赚的钱并不多。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税收确实还很不公平。

因为企业的利润本来就应该属于股东(或投资者)的,但现在却大部分交给政府了,当然这对投资者(或股东)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相当于政府的“劫富济贫”。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国家财力不足,要解决这个困难,只能“劫富济贫”了。但我们难道没有发现,越是穷的地方,税收的比例可能越高,比如一些贫困地区,税收占GDP的比例居然能达到20%以上。这其实就是转嫁压力给低收入者的表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