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五行里属什么?
“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在周易中称之为“五行”。 “五行”最初来源于汉代的《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但这里所说的“五行”是相对静态的,而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则是相对动态的、有生不化、有克不生。 中医古籍如《黄帝内经》等,最早提出了“五行学说”,并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而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隋朝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已经看到了五行学说的影子。到了唐朝,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则出现了将脏腑与五行相配的观点,即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首次用五行解释小儿五脏病变,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五行学说具体应用于儿科临床,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后,朱丹溪在《内经》的基础上确立了“五脏六腑皆属于胆”的理论,并在其著作中大量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原则阐述五脏之间的关系及病变规律。明代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还指出:“内景隧道,惟用心寻探。而经络流注,真气运行,内外相连,循环往复,都有定候……五脏之气,此消彼长,病则相因而至矣。”可见,在明代,中医学已充分应用了五行学说来阐释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时至今日,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并被广泛地在临床医学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