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行相克?

季鑫歆季鑫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相生和相克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一个事物对立统一的两种表现形式之一(另一表现形式为相乘与相侮),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相生,就好比母亲生养孩子一样,这种关系是一种生命延续的关系;而相克则好比母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关系。如果缺少了某种元素,生命就会终止。因此说,相生相克是保持自然界平衡的两个方面。 至于为什么要相生要相克,这涉及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核心——阴阳调和的理论。阴和阳都是相对的概念,它们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或物质,而是对一切事物所具有的两方面属性的抽象和概括。比如,天气冷的时候我们要加衣服,这是阳刚之气旺盛的表现;而身体不舒服时,我们多吃点补血的东西,这是阴柔之物摄取的多一点而已。

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两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五行相克,实际上就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受到其他四行的制约或克制。在《黄帝内经》中,用“君臣”关系来解释五行生克的理论。木火土金水五脏配属五行,心肝脾胃肾在人体是主司功能的“君王”,而五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则是调节五脏行为的“臣妾”。也就是说,在调节脏腑功能活动中,“君臣”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臣妾”之间的相互制约来实现的。

正如《黄帝内经·灵枢·本脏》所说:“肺气热,肺火盛……胆气虚,胆小怕事……”这里实际上阐述了五行相克中“火克金”“木克土”的病理变化过程。当肺气过热时,火气就克金,造成咳嗽、痰黄等病状;而当肝气太旺,横克脾土,土又克水,造成了肾阳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症。所以学习中医必须了解并且掌握五行相克的病理过程,这样才能理解中医的用药原理和中医学辩证论治的道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