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晴属什么?
首先,这个字不读“晴”(qíng),读作“清”(qīng)。 然后……这个字并不属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 “五形”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原意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属性;秦越人著的《阴阳书》把“五行”扩大到“六行”,多出了“阴阳”两行;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又把它扩充到“七行”,在“五形”“六行”之后多出了“七曜”(日、月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加上北极星);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里又把“四行”增加到了“五行”——因为古人把北极五星称之谓“五行星”所以这一来就又多了“五星”。
“五行”的说法流传至今,已经不分“阴阳”了,也不再是金木水火土五类事物了——但它却是个“一分为二”的说法,即把世界万物分成阴阳两类。至于这五行的具体含义,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各不相同。
在古代中国,“行”表示的方向是“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因而有“四行”之称。比如,把东南西北分别称作“春”“夏”“秋”“冬”,就是依循着“四季行”的概念来的——春天从东方出发,夏天来到南方,秋天走到西方,冬天回到北方。因此才有了“春季播种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休眠”等说法。
到了现代,“行”一般指“线路”的意思,所以它所对应的方位也就有了“上、下”之分——“上行”和“下行”。这样,“五行”就对应了“五方”,也就是“东、西、南、北”再加一个“中”——“中”居中央,代表的是时间而不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