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还有五什么?
五行理论的提出并不是为了解释物质世界,而是为了解释“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庄子·达生》载鲁侯养鸟的故事说明,五行说在春秋战国已经流行,只是关于它的来源说法不一,有出于黄帝、有出于夏朝、也有出于商朝等等。 从历史文献看,五行说的主要内容是:宇宙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见五行相互关系)以及五行的属性: 木属东方主生,火属南方主长,金属西方主收,水属北方主藏,土属中央主化。
这种属性的意义是根据古代社会的情况来赋予的。如木的性质为曲直,具有生长、柔和、条达的特点,与春季、东方和草木相类似;火的性质炎上,与夏季、南方和炎热相连;金的性质从革,具有刚健、肃杀的特性,与秋季、西方和金属相关联;水的性质润下,具有寒、流动等特点,与冬季、北方和江河湖海等有关;土的性质为稼穑,具有长养万物的特性,与中宫、四时的末月和四季未月相合。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五行说是影响最大的哲学命题之一,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改造着,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作为自然观的理论基础,而且成为整个自然界的模型;不仅用于认识自然界,而且也用来指导人类社会的活动;不只作为一种单纯的学说流传下来,而且还发展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因此,要了解中国哲学就不能不了解五行说这一基本内容。